煤企业绩下滑卖矿调折旧过冬
图片:2021年一季度光伏组件出口曲线图,来源:路透社。
根据测算,组件价格在1.7~1.75元/W之间时,国内的地面电站、工商业分布式、户用光伏市场可大规模开展;海外市场也比较能接受。因此,全球需求将回落到140GW左右,此时硅料供应将大于需求,没有支撑200元/kg价格的基础。
因素3:土地成本、开发成本上涨!另外,在地面电站开发热潮的推动下,项目的开发成本(路条费)、各地土地成本(税费、租金)也普遍上涨。2020年下半年以来,多家央企公布了自己的碳达峰计划,以及宏大的新能源投资规划。因此,国内需求潜力非常大;但如前文所述,现有组件价格下项目无法开展。表:大型地面光伏电站EPC价格统计钢材、铜等价格的上涨推高支架、线缆成本,推动小EPC(不含组件、逆变器)加权平均价上涨了近0.16元/W;大EPC(含组件、逆变器)加权平均价上涨了近0.52元/W;综合来看,组件造成的上涨约为0.35元/W。先进行项目储备,明年成本下降时再进行投资。
上游产品价格,越早回落,对行业越好!一、光伏组件价格不断创新高,组件企业利润并不好1、光伏组件价格重回2018年下半年水平6月22日,中国能建2021-2022年光伏组件集采开标,预估总量为 1200MW。6月11日,蒙能包头50MW光伏发电领跑技术基地项目,5家组件企业的投标价格均在1.8元/瓦以上,最终的中标价格为1.87元/W(含运费)。碳中和与政策退坡正面遭遇,加剧了行业竞争,对光伏产品降本增效提出更高要求。
在PERC电池接近极限效率、N型技术即将开始迭代之际,晋能科技的前瞻布局已抢得市场先机而通过浆料、靶材、银浆、智能化等方面的专项降本,晋能科技对未来把异质结成本压缩至PERC一致的水平非常有信心。晋能科技表示HJT正是推动组件进一步降本增效的超高效电池技术之一,企业持续聚焦高效HJT的研发量产,已形成晋能科技特色的产品路线。晋能科技率先布局低成本银包铜技术,以推动跨越式降低异质结整体成本,目前该技术已通过了3倍 IEC61215测试标准。
该奖旨为表彰在自主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转型升级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在高效技术与创新路线的加持下,晋能科技现场荣膺能源企业创新奖。
在PERC电池接近极限效率、N型技术即将开始迭代之际,晋能科技的前瞻布局已抢得市场先机。6月22日,晋能科技出席由《中国能源报》社联合行业权威组织和大型能源央国企举办的2021能源高质量发展论坛,与国内外能源领域权威院士、专家、机构、企业携手推动能源转型,献礼建党100周年。碳中和与政策退坡正面遭遇,加剧了行业竞争,对光伏产品降本增效提出更高要求。资料显示,目前晋能科技的超高效异质结电池量产平均效率已达到24.4%,通过清洗工艺优化、制绒工艺优化、CVD、TCO参数优化等手段,电池效率可以进一步提升。
未来晋能科技将继续发挥创新型企业的技术优势,坚持技术迭代的核心战略,为我国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以实际行动献礼建党100周年。2021年除户用以外,光伏补贴全面退坡,光伏企业正式步入平价上网时代事实上,根据上周的最新报价,硅料高位报价基本维稳,近期单晶硅片价格出现松动,与中环最新报价相比,降幅超过5分/片,电池、组件随之降价,目前来看涨价情况已经出现转机。6月9日,光伏行业热点难点问题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而今,国家层面终于采取行动,开启正式调查,发改委表示,工作组将详细了解有关企业参与大宗商品期现货市场交易情况,认真听取中下游企业对上游供货数量和价格变化情况的反映以及打击投机炒作、保障市场供应的建议,听取有关专家、市场机构对加强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意见。然而企业的扩产虽说盲目,从各种利好政策来看也算情有可原。
在客户就是上帝的商业时代,作为产业链最上游的硅料却占据最主导地位;在涨价如此凶猛的关键节点,不惜得罪硅料供应商,下游的艰难境遇可见一斑。关于产能过剩,一方面是行业涨价带来的需求降低,另一部分源于光伏产业链不断的扩产,企业对光伏市场空间普遍看好,然而事实上这种情况又进一步加剧了光伏材料涨价和市场产能过剩。
隔天光伏行业协会作出《关于促进光伏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呼吁。矛盾渐显矛盾一:越来越低的开工率VS不断扩张的产能所谓的开工率,是指企业的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或者说是企业的实际产能与设计产能之比。伴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2021年在我国各地均有大量的政策制定和落地,其包含了光伏补贴、竞价上网、项目规划、产业规划等多项内容,涵盖面广泛。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2021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光伏行业2021年发展任务: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1%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地方做好光伏扶贫项目资产管理、运行维护、受益分配、补贴发放等相关工作。根据相关调研数据,光伏产业的开工率普遍已经降至60%以下。开工率低下,严重消耗了光伏企业的资产,增加成本,浪费资源,同时,开工率不足也是产能过剩的直接表现。
当天会议特别提到,增加风电、光伏、水电、核电等出力,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保障。矛盾三:接连出台的装机目标VS显著下滑的装机水平组件的高价已经严重影响了光伏电站的装机需求,进而反作用于整个行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徐文立副司长、金磊处长,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有关同志出席会议。深受不理性涨价影响的光伏或将迎来降价节点。
曙光乍现5月,有网友在国家能源局网站,针对光伏组件涨价和光伏逆变器芯片短缺等问题进行留言,国家能源局最新回复表示:目前正会同有关方面研究2021年的光伏发电行业管理和价格等相关政策,下一步将推动政策出台,给行业发展创造相对明确的政策边界,促进行业平稳有序发展。矛盾二:不再买单的下游VS上下游地位反转6月9日,光伏行业热点难点问题座谈会上,一些组件、电池企业公开向硅料上游企业发难,以书面文件加现场爆料的形式,将上游企业在硅料价格上涨过程中的种种不负责任的做法曝光。
根据EnergyTrend6月23日最新光伏产业供应链价格,硅片、电池、组件均出现不同幅度降低,硅料价格止住涨势!2021年所有大宗商品高位运行,对光伏发电行业是灾难性的,硅片涨价,材料涨价,补贴退坡,进一步压缩光伏上网电价的利润空间。近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与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派出多个联合工作组,赴有关省市就大宗商品保供稳价问题进行调查。(前瞻经济学人)光伏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有力可再生能源之一,不可能轻易放弃。从满产滞销到步入亏损,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不到。
5月19日,李克强总理在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表示:要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坚决依法合规打击垄断和囤积居奇行为,加强市场监管力度,遏制其价格不合理上涨。原定的设计产能,现在没有满负荷生产,只开动了一部分设备和生产线,对于生产制造企业来说,特别是光伏这样的重资产行业,闲置的设备分分钟都在消耗利润
据了解,兴晟能源支架产品涵盖固定、固定可调及跟踪支架全系列。袁嘉伟预判,在全球疫情及经济放缓的大环境下,今年钢材价格还会出现高位震荡,预计三、四季度抢装潮时期企业的压力更大,整体来看全面缓解或将到明年。
据兴晟能源总经理助理袁嘉伟介绍,当前兴晟能源支架订单达到6GW,其客户涵盖华能、大唐、华电、国电投、国家能源集团等五大四小发电集团,中国电建、中国能建下属各设计院以及隆基、天合、通威、晶科、晶澳、阿特斯等龙头企业。袁嘉伟透露,根据公司三年规划,到2023年底兴晟能源在唐山、河南及江苏的溧阳三大基地将形成100万吨的光伏支架产能,满足30GW支架生产,进一步保障供货能力。
袁嘉伟介绍,该产品具有多点支撑电气联动的结构方案,可主动调节主轴扭转,具备完善的多重保护机制,完美适配182mm及210mm尺寸组件。究其原因,与其稳健经营的发展理念密切相关。步入2021年,江苏国强正式将支架业务从集团中拆分出来,成立了专注于光伏支架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的江苏国强兴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晟能源),再次迈向新征程。对光伏支架企业来说,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全球化布局不失为一种规避风险的有效策略。
据了解,当前兴晟能源国内、国外订单几乎各占50%,西班牙及拉美地区是其重点布局的领域。为满足客户降本的需求,兴晟能源还特别研发了高强钢材料和镀锌铝镁镀层技术,成本可降低10%以上,备受客户好评。
开年以来,大宗商品涨价潮带来支架成本近30%的涨幅,压力之下新一轮洗牌正在上演,而有一家企业不惧市场波动,2021年出货目标高达10GW。但这两种解决方案对企业综合实力要求较高,首先企业要有专门的期货研究人员,另外企业还需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
经过多年的发展,江苏国强一路成长为支架龙头企业,2020年其支架出货量突破8.5GW大关,创历史新高。张家口下花园--山地支架陕西榆林--固定可调支架青海特高压基地--跟踪支架山东滨州---镀锌铝镁支架对于企业而言,高效可靠的产品是其征战市场、赢得客户的关键。